台阶或踏道也因居住者的身份而有差别。宋人李诫的《营造法式》中,对台阶有专门的尺寸规定:“造殿阶基之制,长随间广,其广随间深,阶头随柱心,外阶之广,以石段,长三尺,广二心,则方三寸五分,其上下叠滥,每层露棱五寸,束腰露身一尺,用隔身版柱,柱内平面作起突壶门造。”“造踏道之制,长随间之广,每阶高一尺,作二尺踏,每踏高五寸,广一尺,两边副子各广一尺八寸。如阶高四尺五寸至五尺者三层,高六至八尺者五层或六层,皆以外周为第一层,其内深二寸,又为一层,至平地,施土衬石,其广同踏。”这种营建法式虽然是为宫廷建筑而设置,但到明清时期,已经广泛用于民间的豪华宅第。从山西宅院里,就可以看到这样的规格尺寸。直观地看,就是主人居处的台阶级多、阶宽、台高,下人居处的台阶低下简陋,也就是通常说的什么等级的人,住什么等级的房。
乔家大院
乔家大院是山西晋商大院之一,在山西省祁县东观镇。
明清山西宅院的庭院大都是方砖墁地,方砖的尺寸规格多为三四十厘米见方。等级越高的建筑,铺地的要求也越高。铺砌地面时,工匠须严格遵守磨砖对缝的要求,有的还要在砖缝中挂上油灰。油灰的主要成分是白灰和桐油,以保证地面的牢固耐用。考究的地面在铺砖之后,还要涂刷几遍生桐油,保持表面光滑美观。明间的中线上须用整砖,不可以对缝。而在游廊或室外铺地时,除了中线上必须用方砖之外,边上可以配砌小砖,院里十字甬路的中线上要用方砖,边上也可铺设小砖以舒解一下等级制度建筑的沉重压迫感,营造轻松活泼的氛围。年年岁岁生长在大院砖缝中的小草,只是沿随着循环往复的自然生长规律,对院落的兴衰和主人的变易,或许早已淡忘。